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67岁的王阿姨早早地忙碌起来。置办年货、严选除夕团圆饭菜单,把房间打扫地一尘不染。给孩子们添置新床单,新拖鞋,给孙子买玩具、买餐椅。
王阿姨是操持家务的能手,每年过年她都会把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
但今年她却感觉到力不从心。每天只做上1个小时家务就会觉得疲劳。前一天安排好的计划总不能按时完成。“看来我真的是老了。”王阿姨一边感叹岁月不饶人,一边把日常锻炼和与朋友聚会的时间挤出来,一门心思准备过年。
晚点9点前入睡,早上6点准时起床。原本,王阿姨的睡眠很规律,可自从进入了“春节筹备期”,她就常常忙到晚上11点,生活作息被彻底打乱。
由于过度操劳,王阿姨逐渐变得心烦意乱,总爱和自己的老伴儿发脾气。最近还常常失眠,胃口也不好。前两天,王阿姨得知由于工作原因,孩子可能没有办法回家过年,这让疲惫又满怀期待的老人彻底破防。她不知道,孩子口中的“可能不回来”,究竟是回来还是不回来,自己还要不要大张旗鼓地准备过年。
我们常说长假过后老人容易产生失落感。浙大精中(杭州七院)老年精神二科副主任迟淑梅表示,其实春节前,他们也容易出现剧烈的情绪波动,年轻人要更加关注这一时期家中长辈的心理健康。
一般而言,老年人对春节和团圆的期待要超过年轻人。他们通常会花费很大的精力筹备过年。一旦身体无法负荷繁重的筹备工作,老年人就容易出现情绪敏感、脆弱、焦虑、抑郁、亢奋等心理问题。若是子女春节无法回家,让老人对于团圆的期待落空,老年人的情绪波动和心理问题可能会更加明显。除了情绪波动大、失眠等症状外,这类“节前综合征”还可能让老人出现便秘、手抖、胸闷、心慌、尿频尿急等躯体症状。
如何预防“节前综合征”?迟淑梅建议,子女不能将过年筹备的重担完全压在长辈身上,要为他们提前做好沟通、谋划,若是无法提早确定是否能够回家团圆,也要做好两手准备,在尊重长辈意愿的前提下,和老人充分沟通。不要让他们胡思乱想。
老人在这段时间要量力而行,保持规律的作息。
迟淑梅
老年精神二科 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
周二上午,周三全天,
周六上午。
扫描二维码
关注医生
互联网医院可在线咨询
文中图片部分来源网络
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使用
素材来源:省老年报、老年精神二科
编辑: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