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International Nurses' Day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先进文化涵育护理队伍,筑牢育人坚实根基,进一步提升护士的职业荣誉感与归属感,增强护理团队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凸显护理团队中党员护士的先进模范作用,为庆祝第114个国际护士节,弘扬南丁格尔精神,宣扬护理工作者救死扶伤,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风范,展示浙大精中(杭州七院)护理人员良好的精神风貌充分激发广大护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热情,医院开展“ 我们的护士 • 我们的未来 • 关爱护士 • 促进经济发展 ”5.12国际护士节系列活动。
Nurse's Day
以尊重之名
点亮心灵之灯
我是李强健
刚毕业那会儿听见大学室友谈论在急诊和重症监护室里操作着我没听过的医疗设备,替患者跟死神搏命的经历,我往往坐在一边默不作声,不是不想参与,而是根本听不懂。我开始为当初的选择感到后悔,觉得护士就应该是身披白甲的勇士。我的工作好像就是日复一日地发药,打针,保护约束,料理患者个人生活,我们究竟是护士还是护工呢?我陷入了迷茫和深深的自我怀疑。
直到在一次听课时,老院长问了我们一个问题:有没有别的疾病会像“你这个神经病”一样被当做骂人和诅咒的话?随后他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精神病患者需要更多的包容和关爱,社会给了他们太多的歧视,作为医护工作者至少在医院里要让他们觉得自己被平等相待。”我瞬间找了我的价值:他们的世界里也许长不出星星,但我可以做替他们擦亮火柴的人。
不觉间已经做了十年的精神科守夜人,在我不长不短的职业生涯中,见过因妄想而恐惧的人,见过因酒障而谵妄的人,见过因焦虑而寝食难安的人,见过因情绪低落而自伤自残的人,许多人来了去,去了又来,我渐渐明白了我们治愈不了所有疾病,真正的治愈或许也不是把异常矫正为正常,而是让所有孤独都有处可栖。当面对躁狂兴奋的患者,我会等他情绪平静时告诉他激动时也要注意不能伤害别人;面对抑郁不想说话的患者,我认为沉默比安慰更有力,我会轻轻拍拍他的肩膀,陪他坐一会儿;面对对约束的病人,约束带也能成为我和患者沟通的桥梁:经常去松一松约束带,适时地解开,耐心解释约束他们的原因,睡觉时替他们盖好被子,这些都会让他们感觉被尊重。
在近几年的工作之中,面对越来越多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患者,我深切地看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我会在日常刻意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当孩子家长向我咨询时,我能用比较专业的知识去回答,去告诉他们与孩子日常相处的技巧,帮助了不少家长提高对家庭教育的重视。
我深知精神科护士非常讲究经验,因此十分重视科室给我安排的新护士带教工作。每次给新护士带教时,我都倾囊相授自己的经验和沟通技巧,理论结合实践去传授知识,并且鼓励他们主动学习更多拓展知识。
一位前辈说过,认真,只能完成工作;用心,才能做好工作。精神科护理让我找到了自我价值,我将继续深耕于此,用我的细心、耐心、责任心,去做那些患者暗夜里的提灯者。
Nurse's Day
以生命温暖生命
十八年的心灵修行
我是王萍
时间如梭,不知不觉中已在精神科病房里穿梭了十八载。我是精神一科的王萍,一名普通却绝不平凡的精神科护士。当同龄人谈论着朝九晚五的规律生活时,我的时间刻度总是与患者的出入院、是否服药、病情是否好转、家属的焦虑程度紧密相连。在精神科病房,护理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场用生命温暖生命的修行。
面对精神病患者,我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热心、细心、耐心、虚心、诚心对待每一位患者及家属。当患者将饭菜打翻时,我默默清扫后重新配餐;当有患者蜷缩角落不开心时,我会利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当家属产生误解时,我会进行耐心沟通。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受到患者及家属、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很多人问过我:“每天面对精神病人,你害怕吗?你会精神病被传染吗?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当我看见患者病情稳定后愧疚的眼神,听见她含糊的说“对不起”,突然读懂了这份职业的神圣——我们不仅是护理者,更是患者失控时最后的“港湾”。十八年里,作为精神科护士被误伤也是正常的,但也时刻提醒着我:精神疾患的背后,总是藏着一个更需要被接纳的灵魂。
作为精神一科责任组长,一方面我努力学习心理知识,将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焦点技术、移空技术等融入日常护理工作中,以绵薄之力来解开患者内心的忧郁。每当听到患者说“你很温柔,每次和你聊天过后,我就充满了正能量,有了生活的希望”,内心会无比开心,自己所学能解决患者之痛,明白了这么多年坚守的价值——我们治愈患者的同时,患者也在治愈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另一方面,作为责任组长协助护士长管理病房,统筹病房的护理工作。同时作为科室护理骨干,我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亦主动承担传帮带任务,做好带教工作。
我深知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在注重实践的同时也要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在工作之余,我也不忘给自己充电,加强学习。这些年我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篇(其中一级论文3篇),主持省卫生厅课题1项,市卫健委课题1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3项,理论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
文中图片均为原创
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使用
素材来源:护理部
编辑: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