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5月15日-16日,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主办的“第三届脑功能评估与无创神经调控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圆满落幕。本次会议以“精准·智联·共研”为主题,汇聚国内外精神医学与神经科学领域的顶尖专家、临床医生及科研学者近千人,聚焦抗抑郁诊疗技术革新与脑功能评估前沿进展,共探精神医学与脑科学的深度融合路径,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副主任王钢(线上)、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杨清仁、浙大精中(杭州七院)副院长郭万军出席大会并致辞。开幕式由浙大精中(杭州七院)邓伟教授主持。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心理与精神健康教育委员会秘书长赵婕茹致开幕词。
浙大精中(杭州七院)副院长郭万军代表医院致欢迎词,并向来宾展示了医院高质量发展情况,对无创神经调控和脑功能评估的蓬勃发展给予高度的肯定和赞誉,并表示在此次论坛中将深入探讨心理健康政策的发展方向和实施策略;分享无创神经调控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经验;共同促进医、教、研、学、企的跨学科合作和交流,并对政府领导的指导和企业的支持表示感谢。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杨清仁在致辞中强调,神经调控技术是推动精神医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他呼吁整合医学、工程学与信息技术资源,加速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同时,他肯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在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助力国家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完善,最终惠及更多患者,提升全民精神健康水平。
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副主任王钢通过视频连线形式出席本次会议并致辞,强调要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深化机制创新,同时就加强神经调控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建设、完善精神卫生防治体系等战略方向提出意见,期待通过本次学术交流形成具有示范价值的实践成果。
会上,长江学者许敏鹏教授对无创脑机接口前沿进展进行了报告,重点展示了该技术在精神医学领域的突破性应用,推动精神疾病诊疗向“精准化、智能化”迈进,为脑科学与临床医学的交叉创新开辟全新路径。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王小平教授担任主持人。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赵迪教授介绍了成瘾的认知损伤机制及靶向调控、张天宏教授介绍了眼动追踪实现精神障碍的脑功能量化评估;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廖伟教授讲解了抑郁症跨模态脑影像;浙大精中(杭州七院)郭万军院长对数字疗法任务态神经调控进行专题报告,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王小平教授进行总结。
下午的神经调控物理治疗专项论坛聚焦无创神经调控技术革新,论坛汇聚顶尖学者,展示高精度超声调控、个性化光照疗法等突破性技术。30余位专家现场讨论的《脑科学与无创神经调控专家共识》,明确技术规范与多模态融合路径,为行业标准化与高质量发展锚定方向。
大会期间,同时召开了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脑功能评估与无创神经调控应用培训班” 。本次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以“推动脑科学临床转化,提升精神障碍精准诊疗”为核心目标,聚焦神经调控技术前沿。
中科大张效初教授,浙大精中(杭州七院)汪永光教授、李晓晶博士和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邓佳慧教授分别解析了经颅直流电刺激、经颅磁刺激与近红外在精神障碍研究中的优势,构建跨学科诊疗体系;安徽医科大学季公俊教授、天津市安定医院李申教授、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王端卫主任、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周东升主任进行授课并展示团队最新成果,展现了神经科技在精神卫生领域的应用潜力。
本次培训旨在为从业者搭建学术互通、技术共享的桥梁,推动神经调控技术的普惠化发展,加速新技术在临床的落地应用,为“健康中国”战略注入科技与人文并重的创新动能。
作为脑科学与精神医学交叉领域的标杆会议,本届论坛不仅搭建了“医教研企”深度融合的协作平台,更通过专家共识发布与神经调控数据库建设,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权威指引。
未来,论坛将持续聚焦脑功能评估与神经调控技术的创新转化,深化多中心临床研究与国际合作,为精神健康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文中图片均为原创
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使用
素材来源:物理联合诊疗中心
编辑: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