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为让精神障碍患者享受更优质的社区康复服务,7月28日,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与杭州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市精神病人福利院)在"党群合力·精康融杭"主题活动上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通过学科共建、人才共育、服务共享三大合作方向,共同打造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的"杭州样板",让专业康复资源惠及更多有需要的人。
精康
实地探访 特色工坊开启康复新路
签约前,党委书记骆宏一行走进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康复工坊、农疗基地等特色功能区,现场观摩职业康复训练和社交技能培养项目。双方围绕社区康复难题深入交流,为后续共建"小满超市"、"青柠咖啡屋"等实体化"疗愈工坊"探明路径。
精康
专家助力 构建全域服务网
活动现场,杭州市精康综合指导中心正式揭牌启用。该中心创新构建“1+1+N”金字塔式服务网:一个市级“大脑”统筹指挥;每个区县一个分中心确保全域覆盖;“N”个镇街及社区站点精准对接需求。目前全市188个镇(街)实现服务全覆盖,真正打通精康融合的“神经末梢”。同步发布的“精康融杭”品牌,其核心为“115幸福密码”:一个“精康融杭”杭州品牌,凝聚社会关爱;一套非药物疗愈工作法,重塑身心和谐;自然艺术疗愈、心理赋能、科技疗愈、职业训练、再社会化支持等五大核心内容,实现从心灵疗愈到职业重建的全方位支持。
杭州七院(浙大精中)汪永光、张雅敏、汤剑平、刘道英四位专家正式受聘为市精康融合行动指导组成员,将为社区康复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推动"1+1+N"服务网络高效运行。
精康
未来展望 学科发展赋能康复服务
双方将积极响应国家及杭州市关于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的政策要求,充分发挥福利机构与专业医疗机构资源优势,共同探索精神健康康复融合工作领域的学科发展新路径与人才培养新模式,以交叉学科建设为核心引擎,深度融合精神医学、康复治疗与社会工作专业力量,通过联合开展神经认知康复、社会功能重建等前沿技术研究,推动“非遗手作康复”、“数字化疗法”等杭州特色疗愈体系升级,共同探索精神健康康复融合工作领域的学科发展新路径与人才培养新模式,为精神障碍群体提供从医疗干预到社会融合的全周期支持。
文中图片部分来源杭州市第一社会福利院
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使用
素材来源:精神三科、杭州一福利院
编辑: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