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盛夏杭城,创新涌动。8月1日,浙江省“医路创新”科技资源对接系列活动第十五场“精神+神经”专场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汇聚了全省顶尖的科研力量、临床专家及创新企业,共同聚焦精神与神经领域的前沿技术、临床痛点与转化路径,搭建高效对接桥梁,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活动伊始,浙江省医学科技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邱雪挺发表致辞。他回顾了“医路创新”平台在推动我省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并强调了精神与神经疾病领域面临的重大机遇与挑战。同时提出三大目标——促进跨界融合、加速成果落地、构建生态体系,并期待:勇闯技术“无人区”,聚焦“卡脖子”难题;打通“产-学-研-用”链条,构建创新共同体;推动“普惠性”创新,让科研成果惠及民生。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汪红梅代表医院致欢迎辞,并表示,“医路创新”系列活动是省委省政府打造生命健康科创高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医院作为浙江省精神卫生领域的核心力量及本次活动的协办方,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在学科平台建设、科研创新突破、临床转化以及医校协同升级等方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她期待本次活动能碰撞顶尖智慧、汇聚创新资源、搭建合作桥梁,共同破解临床痛点。
前沿企业分享,AI情感陪伴与脑机接口的突破
活动特别邀请了省内两家在精神与神经领域具有较好研究成果的代表性企业西湖心辰(杭州)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青石永隽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分别作《“高情商”情感大模型的研发与应用》和《侵入式脑机接口前沿技术的系列化神经调控设备的研发与转化》的深度分享。
创新项目路演,展现浙江力量
接下来的路演环节,6个来自全省医疗机构的优质创新项目依次亮相:
浙大一院章京团队:《通过检测外周血小胶质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辅助诊断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标志物及方法》——为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新型诊断工具。
浙江医院刘小利团队:《帕悠然全程管理综合平台》——将算法工具化为AI辅助诊疗引擎,突破了帕金森病诊疗的时间与空间限制。
金华市中心医院童民锋团队:《柔性神经电极》——针对颅脑创伤/癫痫等疾病监测需求,开发多模态集成柔性电极,突破传统电极单一功能局限。
作为本次活动协办单位,医院也发布了3项精神领域的创新项目:
李涛团队:《精神分裂症多模态智能诊断模型的研发与应用》——开发跨中心诊断算法,突破传统主观诊断局限,实现院内脑电-文本融合诊断、院外便携筛查。
毛洪京团队:《打造睡眠名医智能体——杭好梦》——首创睡眠垂直领域大模型+数字疗法闭环系统,已接入杭州市互联网医院平台,构建从监测到治疗的睡眠全病程管理体系。
邓伟团队:《“七智医助”助力精神心理精准诊疗的研发与应用》——攻克精神专科病历自动化生成难题,提升诊疗效率与科研数据价值。
共启新程:推动成果转化,惠及百姓健康
在互动交流环节,与会专家、科研工作者、企业及投资代表围绕分享项目和成果转化的热点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积极寻求合作契机。
本次“精神与神经”专场活动,集中展示了浙江省在脑科学与精神神经疾病诊疗技术领域的创新活力与深厚积累。作为协办方,浙大精中(杭州七院)不仅提供了交流平台,更充分展现了自身在前沿技术研发与临床转化应用方面的引领作用。活动有效促进了“临床需求-技术创新-资本助力-产业落地”的闭环形成,为加速破解精神神经疾病诊疗难题、推动高质量科技成果普惠民生注入了强劲动力。期待本次活动播下的合作种子早日开花结果,共同开启精神医学与神经科学创新的新里程!
文中图片均为原创
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使用
素材来源:科研与学科建设部
编辑:雅雯、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