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8月21日上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在“精神卫生服务年”与提升质量安全的双重背景下,弘扬“依法执业 医德为先”,举办全院医师大会。
聚焦精神卫生服务领域质量安全的核心风险点,以提升患者诊疗安全、服务规范和质量为核心目标,强化全院医师的质量安全意识、伦理意识、规范意识和人文关怀理念,推动“专项整治行动”与“精神服务年”深度融合,持续提升精神卫生服务能力与水平。本次大会以“医法同行 守心护责”为主题,特邀法学、精神医学及司法实践领域的权威专家,带来一场融合法律、伦理与临床实践的深度培训,为全院医师筑牢依法执业防线、提升人文关怀能力注入强劲动力。大会由副院长毛洪京主持。
院长李涛强调,依法执业是医疗安全的生命线,全体医师必须将法律法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保障患者权益中实现职业价值。
聚焦非自愿处置 平衡权利与安全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王小平教授以《中国精神障碍与非自愿治疗》为题,从司法精神病学视角切入,系统梳理了《精神卫生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关于非自愿治疗与强制医疗的法律边界,强调处置的核心在于在保障公共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维护患者权利。
以案释法明责 筑牢执业底线
杭州市卫健委政策法规处调研员李军作《守护健康 依法执业——以案说法》专题报告。他深入阐释了《医师法》作为“管理法、服务法、保障法”的三重属性,提出依法执业三大要点:执业资质合法、诊疗程序规范、病历书写合规,并结合精神科特色,重点提示了非自愿送诊、留观、住院的法定流程和知情同意的极端重要性。
保障患者权益 厘清法律边界
法务律师金明宇以《精神障碍患者人身权利保障及案例解读》为题,通过多个真实司法案例,生动剖析了临床实践中的法律风险点。还深入讲解了监护人确定顺序与职责、保护性约束措施的适用条件与操作规范,以及患者隐私与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要求。
凝聚共识 迈向高质量发展
党委书记骆宏在总结中表示,三位专家的报告具有极强的警示和指导意义。同时再次强调“守心护责”的内涵:一要守住依法执业的初心,敬畏法律,恪守规范;二要守护患者的核心权益,尊重人格,保障安全;三要扛起高质量发展的责任,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医疗质量、防范化解风险、促进医患和谐的实际行动。
本次大会是医院响应“中国医师节”号召、深化“精神卫生服务年”内涵建设的关键举措。医院将继续强化法治与伦理教育,推动多部门协作,构建更为完善、规范、人性化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贡献专业力量。
文中图片均为原创
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使用
素材来源:医务部、质量控制办公室
编辑:YW、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