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李婷(化名)高二,最近一年来情绪一直不太稳定,一天里的情绪就风云变化,有时闷闷不乐、伤心流泪,有时兴奋话多、冲动消费,情绪化进食明显,不开心时就暴饮暴食,对奶茶、炸鸡等高糖高热量食品情有独钟,进入不开心—暴饮暴食—短暂快乐—后悔难过—又暴饮暴食的怪圈,身高159cm的她,1年时间体重从102斤增加至147斤,腹围增至89cm。经过专业诊断为心境障碍,医生建议服用药物治疗。
此图由AI生成
经过亲戚推荐,李婷来到了浙大精中(杭州七院)的中医科(情志病)门诊就诊,通过进一步相关化验检查,排除了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肥胖症,还发现了已合并脂肪肝、高脂血症等并发症。最后,医疗团队给予情绪障碍相关性肥胖症处理:
1. 调整精神科部分药物。
2. 参加肥胖的认知行为治疗,让患者学会饮食、运动、睡眠、情绪管理。
3. 中药调理,根据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考虑患者痰湿体质,属于中医易胖体质,即老百姓说的喝凉水都长胖的体质,中药予健脾益气,消痰化湿,调理患者肥胖的体质基础。
4. 穴位埋线治疗,针对患者腹型肥胖,采用太阳针法,重点减轻其腹部皮下、内脏脂肪。
5.坚持肥胖的三期治疗,初始期(3~6个月)、巩固期(3~6个月)、维持期(全生命周期)。
经过8周综合治疗,患者体重减轻10斤,腹围减至84cm,继续肥胖的三期治疗……
中医综合服务中心
介绍
学科方向(135):以中医诊疗情志病为学科方向,围绕睡眠—情绪—体重管理三个亚学科方向,以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躁郁症、肥胖症为五个优势病种。
治疗范围:
(1)失眠症、嗜睡症、焦虑症、抑郁症、躁郁症、强迫症、癔症、咽异感症、慢性疼痛、精神分裂症、戒断综合征、痴呆、癫痫、震颤麻痹、肥胖症、多动症、孤独症、抽动症、便秘、肠易激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精神心理疾病。
(2)头痛、面瘫、三叉神经痛、颈椎病、落枕、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膝关节炎、急性腰扭伤、急性踝关节扭伤、痛经、带状疱疹后遗痛等躯体疾病。
优势病种:
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躁郁症、肥胖症等。
学科发展理念: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学科践行理念:读经典,做临床,钻科研。
治疗服务理念: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个体化、专业化、特色化的中药、针灸、推拿、中医适宜技术、中医心理治疗服务。
专项培训方向:培养中医情志病、中医心理学方向的医师、护士、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
负责人介绍
刘 义
主任中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医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杭州市首批市级青年名中医,杭州市核心优秀中医人才,师承名医方剑乔、张永华主任中医师。
社会任职: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杂志青年编委会委员兼审稿专家,浙江省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精神心理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睡眠与情志疾病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卫生信息学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杭州市中医药协会中医科普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杭州市医学会睡眠医学分会委员,杭州市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
研究方向:中医情志病、中医心理学的临床与转化研究。
科研奖项:主持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等6项,发表国家一级、SCI论文10余篇,获得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三等奖1项。
专业擅长:中西结合、针药结合诊疗情志病(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躁郁症、肥胖症等),中医心理治疗(睡眠、情绪、体重管理)。
中医治疗技术
一 、中药
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在情志病中的应用。根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提出“急性期治病,缓解期调体”、“分期序贯治疗”、“急时治病,适时调体”等治疗理念,并在情志病诊疗中运用。
二、针灸
采用电针大规模治疗情志病,在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躁郁症、多动症中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该技术具有抑制食欲,促进代谢的效果,具有疗效持久,副反应少的优势。
三、推拿
推拿运用于情志病治疗中,调节患者的睡眠、情绪、体重问题,具有安全、有效、舒适、经济等优点,病区、门诊患者需求量较大,长期供不应求。
四、中医适宜技术
耳穴压豆、艾灸、火罐等中医适宜技术在情志病中广泛应用,并在缓解期调理患者体质,受到患者较好的认可。
五、中医心理治疗
运用中医心理治疗技术诊疗情志疾病及心理问题,如移空疗法、情志顺势疗法、归根疗法、五态人格辨识、五五体质辨识等技术,具有明显的中医心理学特色,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针对睡眠情绪相关性肥胖、精神药物相关性肥胖、单纯性肥胖,开展肥胖的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obesity, CBT-O),采用团体、个体形式,提出“体重管理442模式”:让学员学会:4-四个管理(饮食,运动,睡眠,情绪),4-四个评估(饮食,运动,睡眠,身体),2-两个目标(短期,长期)。
招生信息
招生对象:有一定精神医学、心身医学、睡眠医学、护理学、心理学、中医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护理学、中医心理学等基础,对中医情志病、中医心理学有兴趣的医师、护师、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等。
招生情况:每月均招收学员1~4人,培训时长1~6个月,建议时长3~6个月。
完成本项目培训学员可获得本单位颁发的专项进修(培训)证书。
培训内容
一、临床
跟诊刘义主任医师门诊,学习中西结合、针药结合诊疗情志病,以及中医心理治疗技术。
跟诊针灸治疗室、推拿治疗室、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室医师,学习针灸、推拿、中医适宜技术治疗情志病技术。
中医心理学方面,个体中医心理治疗:开展案例督导。团体心理治疗:作为助教,培训肥胖的的认知行为治疗。
二、教学
围绕中医情志病,开展中医学、针灸学、中医心理学相关理论学习。
开展中药、针灸、推拿、中医适宜技术、中医心理治疗等理论学习。
参加我院疑难病例讨论、院内业务学习。
三、科研
中医情志病相关顶刊文献分享。
科研项目、论文撰写汇报。
报名方式
培训缴费:一次性收费,收费标准为1200元/人/月(住宿、交通费自理)
开户名: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古荡支行
账号:19000801040000482
报名注意事项:
填写报名表(见二维码),寄到科教部(电子版发送到以下邮箱),根据条件审核后予以录取,并对录取者发进修报到通知,凭报到通知单报到。(报名表先寄到再安排,若本届进修名额已满,延至下一期)
报名邮箱: ts0407@qq.com
联系人:董老师(报名受理)0571-85125730,崔老师(专项秘书)13386500359。
扫描二维码
可下载报名表
文中图片均为原创
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使用
素材来源:中医综合服务中心
编辑:YW、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