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金秋时节,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迎来一批怀揣梦想的新同事,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活力。这些新面孔带着对医疗事业的憧憬与热情,为医院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与可能。
9月1日,医院精心策划并启动“一站式”报到服务。
在人力资源部统筹协调下,各职能部门协同联动、集中办公,推动报到流程“最多跑一次”,将人文关怀融入每个细节,让新职工感受到入职的第一份“七院温暖”。从资料审核到物品领取,新同事们在高效有序的流程中顺利完成入职第一步。
入职伊始,关怀先行。紧凑的报到流程结束后,医院为新职工准备了重要的“心灵第一课”。
此次培训特邀全病程管理中心主任唐光政担任主讲人,为全体新同事带来题为《医务人员的自我关怀:赋能与守护》的专题讲座。他强调,自我照顾并非自私,而是医务人员至关重要的职业素养与“续航”能力,引导新同事关注自身身心健康,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工作。
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人力资源部牵头组织新职工开展“零距离·心感受”就医体验官活动。
活动中,新同事化身患者或家属,体验挂号、候诊、看诊、检查的全流程,通过填写特别设计的《就诊体验反馈表》,对就医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反馈,找出断点与盲点,助力医院在安全防控、诊疗服务与人文关怀等方面持续改进。
医院党委书记骆宏为培训致开幕辞。他代表院领导班子和全院职工,欢迎新同事加入“市七”大家庭,并以《医院成长和个人发展》为题对新同事提出殷切期望。他强调从入职的第一天起,就应深入思考自己未来要成为怎样的人,而非仅仅将目光停留在选择了一份工作上。在职业成长过程中,要注重将理论学习有机融入临床实践,致力于成为能熟练驾驭工作的 “老手”,而非只持有一份看似光鲜却缺乏实际能力的 “资格证书”。同时,要努力成为一个少抱怨、不抱怨的人,主动提升自身的抗挫折能力,不追求事事完美,但始终保持前进的脚步,学会在每一次经历与积累的经验中汲取养分、不断成长。此外,还需常怀 “见贤思齐” 之心,积极发现身边的优秀榜样,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纳新事物、学习新技能,从而为自己创造无限的发展可能。
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汪红梅为新同事讲授第一课。她从医院历史发展、“七院人”精神到人才强院、亚专科发展、诊疗技术创新、学科建设等方面,向新员工介绍了医院的整体情况,勉励他们立足七院、快速成长,在本职岗位上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
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毛洪京以《铸医者之魂 守生命之责——在功利时代重塑医护职业精神》为题,指出在当前环境下,重塑医护职业精神至关重要。他激励医务工作者坚守“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初心,坚决抵制功利主义侵蚀。
培训期间,各职能科室负责人紧扣医院发展总体要求,立足分管工作开展专题授课,内容涵盖人文传承、人事管理、院感防控、科研管理、继续教育、廉洁从业、安全知识等多个维度。丰富的课程内容为新同事们提供了全面的知识体系,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医院工作环境。
为进一步增强新职工的团队凝聚力与医院文化认同感,加强与浙西院区的紧密联系,医院组织新同事前往浙西分院开展主题团建活动。
浙西院区领导与老职工提前周密筹备,组成三支引导小队,带领新同事沉浸式参观院区。老员工们边走边讲,分享工作经验与院区故事,让新同事了解新院区,亲身感受医院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随后,利用OH卡进行心灵破冰,新同事们在轻松的互动交流中打破陌生壁垒,在趣味分享中增进了解,更快融入“小七家”这个温暖的集体。
团建尾声,新同事们纷纷伏案提笔,认真写下致一年后自己的信件。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仿佛在轻声诉说对未来的憧憬。所有信件写完后统一回收,由医院团委妥善保管,静待明年此时,赴一场跨越时光的“成长之约”。
文中图片部分来源网络
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使用
素材来源:人力资源部
编辑:YW、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