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风雨同舟:七十年的传承与印记
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即将迎来建院70周年之际,我们特别推出系列专栏,回顾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七院的历史长廊,回望那些共经风雨的日子,以及那些代代传承的精神卫生工作者的动人故事。
我在MECT室的二十年
方彩云
很多的事情,都是冥冥之中的缘份。2003年的7月1日,我调入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成为医院的一名正式员工,也是医院开院以来的第一个麻醉医生。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英文全称:Modified ElectroconvuIsive Therapy,简称“MECT”,是在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对治疗精神疾病有切确疗效的物理治疗。但传统的治疗模式是在病人清醒状态下进行的,病人非常的恐惧,躲避害怕,也违背人类的常规伦理。而“MECT”又称改良后的电抽搐治疗,是在静脉麻醉后,病人无意识的状态下,肌肉完全松弛后进行,患者没有痛苦的记忆,且治疗效果满意。
杭州第七人民医院的“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室正式成立于2002年的12月22日。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高静芳主任刚刚从加拿大访学归来不久,这也是她牵头,医院领导支持的新项目。那天她穿了一件红色的圣诞毛衣,庆祝医院进行第一例MECT患者的治疗。在这之前,医院已经派出一些医生去上海参观学习,而我是第一次,从没有看到过这个治疗,心里打点小鼓,但内心还是镇定的,在临床手术室也做了很多年,做过很多的手术麻醉,没有特别的紧张,内心也是充满了好奇。
我让护士准备好氧气,吸引器,呼吸球囊(现在想想自己胆子还是挺大的,因为七院当时连气管插管的设备都没有,只有一个呼吸球囊)。第一个病人是一个男性患者,三十多岁,体型偏胖,呼吸道比较短。静脉麻醉药和肌肉松弛药使用后,病人自主呼吸暂停,全身肌肉松弛,用呼吸球囊手控呼吸,治疗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病人没有缺氧的表现,呼吸恢复也比较快,大家都觉得是开了一个好头。
随着医院的快速发展,MECT治疗室也从当年的“小青年”变成了今天的“中壮年”。2024年治疗室搬入了改造一新的三号楼九楼,有大面积的治疗室、复苏室、等待室,有完善的供氧和治疗复苏设备,设施设备都得到了极大改善,流程也更加规范合理。
不仅如此,科室人员的业务能力,科室建设的内涵建设也得到了极大提升。医院首次从综合性医院引进高级职称的麻醉医生一名,带来了新知识新理念。我们的年轻医生,在临床与科研的这条路上,虚心好学,努力求索,在国家核心期刊和精神科专业杂志发表论文多篇,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多项,利用新型的麻醉药物用于抑郁症治疗的临床科研正在进行中;我们的治疗床,就是十年前在我们医护共同设计下找厂家定制的,每次有来学习参观的同行,都对我们的治疗床赞不绝口,问哪里可以定制。我们每月都会接待来院参观的省内省外同行;医院的规培医生和进修实习医生,都会在MECT轮岗和学习;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医学院护理专业的学生,更有各个专修班,学习班的同行,国际友人都来学习参观。也有很多省内外省的同行,经常发信息给我,咨询一些治疗中碰到的问题难题,我们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也分享给了同行。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现在的MECT治疗室,正在成为浙江省甚至是周边地区学习的标杆,但我明白,前进的道路永不停歇,精神医学发展道阻且长,任重而道远,我们必将继续努力,从每一次服务做起,从每一次技术创新做起,为患者带来希望和康复。
医路有“你”
潘顺英
岁月匆匆,犹如白驹过隙,转瞬之间,我院已迎来了建院七十周年的辉煌时刻。自一九八八年,我初踏此地,由一名青涩少女成长为如今发丝斑白的阿姨,亲眼目睹并亲身经历了医院的种种成就与荣耀。这一切,无疑凝聚着每一位七院同仁的辛勤汗水与不懈努力,医院之蓬勃发展,实乃医路同行、众志成城之果。
忆往昔,初来乍到之日,恰与蔡建华老院长相遇。他见我面露悒郁,便猜知是因被分配至精神病院而心生不悦。老院长一番温婉劝慰,犹如春风化雨,渐渐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然而,当我首次步入病区,面对那些围拢而来的病患,心中不免惊恐万分,尤其是那一声声“阿姨”的呼唤,更令我等手足无措。后经师长们耐心释疑,方知在病房之中,无论年龄几何,患者皆以“阿姨”相称,这一称呼,亦随之沿用至今。
初至医院时,病区不过区区四处,尚有一栋五层新楼在建之中,基建设施与环境条件尚待完善。而今,唯余行政楼前那片葡萄架,依旧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仰望之间,但见串串葡萄挂满枝头,煞是喜人。昔日旧楼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两栋巍峨挺拔的九层新病房大楼,楼间更有连廊相通,极大地方便了病患。医院规模日益扩大,由昔日单一的精神科,发展至如今涵盖老年科、心身科、儿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等二十余个临床科室,以及医技、科研等部门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在此发展历程中,每一名七院人皆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与汗水。
丰碑无言,行动胜于言辞。身为精神科护士,我于平凡岗位之上,以青春年华与你并肩前行。自一九九七年末,在朱晓华医师的带领下,我和她及其他同事一起,共同创立了浙江省首个儿童感觉统合治疗室,进而发展至精神专科医院中的首个儿童病房。见其日益壮大,终成为本院之重点科室,心中倍感欣慰。而今,我所在之物理联合诊疗中心,更是医院之核心治疗部门,每年吸引无数参观学习者纷至沓来。各类高精尖医疗设备的引入,为患者的康复之路提供了多样而有效的治疗手段。历经三十五载风雨洗礼,我亦将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继而踏上新的征程。
文中图片部分为原创
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使用
素材来源:建院70周年筹备组
编辑: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