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2月24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中医综合服务中心正式成立!
中医综合服务中心以中医诊疗情志病为中心特色及专科方向,以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躁郁症、肥胖症为五个专病方向,着力于解决患者的睡眠-体重-情绪问题。
中心设有专业针灸床位、中医适宜技术床位、推拿床位44张,为患者提供中药、针灸、推拿、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以及中医心理治疗。
中心诊疗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专注于情志疾病的治疗与调理。基于广大患者的诊疗需求,为患者提供绿色、优质、安全、有效的中医特色诊疗服务。
中心团队介绍
团队设有主任中医师1名、副主任中医师1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治中医师1名以及6名住院医师。
中药诊疗组:运用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对外宣传口号“情志调理,优选杭七”,中西结合、针药结合诊疗(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躁郁症、肥胖症等)情志疾病。
针灸诊疗组:擅长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肥胖症等情志疾病,以及颈椎病、腰椎病、慢性疼痛等躯体疾病的针灸治疗。
推拿诊疗组:擅长睡眠、情绪、躯体障碍等方面的心身推拿治疗,在推拿基础上,注重与患者心理沟通、交流。
中医适宜技术诊疗组:逐渐开展精神心理疾病相关的艾灸、耳穴压豆、穴位贴敷、刮痧、拔罐等中医适宜技术。
中医心理治疗组:目前开展团体治疗,如肥胖的认知行为治疗,对外宣传口号“体重管理,优选杭七(更专注于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体重问题)”,个体治疗(靶症状的移空疗法,失眠、睡眠-觉醒昼夜节律障碍的子午觉疗法等)。
互联网医院/全病程管理团队:目前开展中药便捷服务,并将辨体-辨证-辨病诊疗模式,“急性期治病,缓解期调体”治疗理念运用于精神心理疾病的全病程管理。
中心服务范围
根据《黄帝内经》“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治疗总则,“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劳作,形与神俱”的治疗法则,提出“补脾胃,司寤寐,调情志,矫行为”的情志病治疗方法,以及“睡眠-体重-情绪管理”的小整体观,围绕三个管理,五个专病(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躁郁症、肥胖症)开展临床、科研及转化工作。
(一)失眠症、嗜睡症、焦虑症、抑郁症、躁郁症、强迫症、癔症、咽异感症、疼痛症、精神分裂症、戒断综合征(戒烟、戒酒、戒助眠药)、痴呆、癫痫、震颤麻痹、肥胖症、多动症、孤独症、抽动症、便秘、肠易激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精神心理疾病。
(二)头痛、面瘫、三叉神经痛、颈椎病、落枕、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膝关节炎、急性腰扭伤、急性踝关节扭伤、痛经、带状疱疹后遗痛等躯体疾病。
中心治疗方法
中药、针灸、推拿、中医适宜技术、中医心理治疗、互联网医院/全病程管理等。
中心服务理念
中医综合服务中心秉承整合治疗理念,将中医特色与我院现有的药物、物理、心理等治疗方式深度整合,充分发挥中医绿色、安全、有效的优势,为精神心理疾病患者提供多元化的治疗方案。通过整合中西医资源,中心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个体化、专业化、特色化的情志疾病诊疗服务,全面提升治疗效果和患者体验。
与现代医学的整合
与药物治疗结合:针对失眠、焦虑、抑郁等情志病,开具个性化中药方剂,调理脏腑功能,改善症状。
与物理治疗结合:针灸、推拿、中医适宜技术与物理治疗(如经颅磁刺激、光照治疗等)相结合,疏通经络,调节神经功能。
与心理治疗结合:中医心理治疗(如子午觉疗法、移空疗法)与现代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正念疗法)相结合,帮助患者调节情绪,改善心理状态。
针对肥胖症,中药调理、穴位埋线减肥与认知行为治疗相结合,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突触中医特色优势
绿色安全:中药、针灸、推拿等疗法副作用小,适合长期调理。通过自然疗法调节身心,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注重疗效:中医注重整体调理,针对情志病的根本病因进行治疗。通过辨证论治,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个体化服务: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及心理状态,制定专属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注重患者的身心整体健康,提供全程跟踪服务。
中医综合服务中心将以患者为中心,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与我院现有治疗方式协同发力,为情志疾病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诊疗服务。
文中图片均分为原创
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使用
素材来源:中医综合服务中心
编辑: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