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2月25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特邀中国传媒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曾海波,为大家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 “静观・对话” 工作坊。
这是一场独特的体验式学习,以缓慢旋转的正念球为媒介,在持续的流动生成中,反观内照,觉察语言和思维的变化。
“静观・对话”的核心理念
“静观・对话” 工作坊秉持着独特的核心理念,旨在打破语言的枷锁,激发人内在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其形式丰富多样,通过静观、讲述、小组讨论、对话互动等环节的交替循环,实现了“语默动静交互,内外人我交互,身心天人交互”的和谐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能够提升对语言和念头的敏锐觉察,于自然流动的氛围中沉淀和内化生命经验,进而拓展自身的生命空间与格局。
“静观・对话”的深度体验
工作坊以别具一格的正念运球开启。在精心冥想的古典音乐背景下,参与者手持柔软贴合的正念球。
正念球的运球动作与太极拳的云手相得益彰,球与人和谐共生,心随手动、手随球动、球随空转。这一过程不仅能帮助我们安住于当下,还能实现身心状态的切换,有效释放负面情绪。通过静观练习,参与者的觉察能力不断提升,能够逐渐从情绪中抽离,以旁观者的视角关照内在的自我。
合作对话环节则以语言为桥梁,引导参与者从多元视角进行体悟与反思,洞察外在关系。
活动现场,曾海波老师邀请两位参与者上台亲身体验,运用自我反思的 4W 练习(What 什么 / Why 为何 / Work 已做 / Wish 将做),引领他们深入进行自我觉察。
理念融合与身心体悟
“静观・对话” 工作坊的独特之处在于萃取了东西方理念的精华,并在实践中进行交互整合。
在静观中,我们穿透语言的屏障;在对话中,原本纠结的问题或许会在静观的瞬间灵光乍现,找到答案。这种奇妙的体验,让我们在动静之间、内外之中,感受身心合一的境界,超越功利性和目的性的惯性思维,在亲身实践中逐步接近 “如如不动,了了分明” 的境界。
“静观・对话” 工作坊不仅为参与者带来了一场身心合一的沉浸式盛宴,同时也为心理工作者在心理助人工作中,探索后现代心理学与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文中图片均为原创
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使用
素材来源:社会心理服务部
编辑: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