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三月钱塘春潮涌,正是扬帆奋进时。为全面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战略,强化医学创新与人才培养,推动杭州市医学学科高质量发展,构建高水平医学人才梯队,遴选2025-2029建设周期杭州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单位,3月12日,“聚才筑峰 医路领航”杭州市高水平医学学科团队路演活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分会场)暨脑科学发展论坛在医院报告厅成功举办。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方健国,杭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胡彪,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应旭旻,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蒋笑莉,浙江大学医学院科研办公室副主任郑轶,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会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神经精神医院院长王高华,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候任主委,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精神病学科/精神医学系主任王小平,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院长赵敏以及杭州七院(浙大精中)领导班子和专家代表共同参会。
开幕式
杭州七院(浙大精中)院长李涛主持开幕式。
杭州七院(浙大精中)党委书记骆宏代表医院向百忙中莅临会议的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回顾了医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医疗服务等方面的显著成果。期望通过本次医学学科路演活动,推动精神医学领域的科研与临床实践取得新突破,助力精神卫生事业迈向更高水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发来致辞视频,指出国家卫健委将2025-2027年定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为脑科学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陆院士期待杭七院借此完善创新体系,打造国际影响力的脑科学人才高地,推动我国脑科学研究跨越式发展。
杭州市科技局副局长胡彪在致辞中表示,生命健康是杭州市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脑科学作为国家前沿新领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市科技局将全力服务保障市属医院与国内外顶尖机构合作,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融合,将临床应用成果造福人民的生命健康。
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蒋笑莉致辞强调,学科发展是医院建设的动力。浙大多学科交叉优势夯实了杭七院基础,希望此次会议“能聚才、促交叉、重转化”,推动脑科学与相关学科融合,为脑科学事业注入新活力。
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方健国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杭七院近年来在学科建设、原始创新、数字赋能三个方面的成绩,并希望杭七院能够对标国家精神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要求,在强学科之基、促转化之效、铸人文之魂三大方面持续攻坚。构建全周期心理健康服务链,谱写精神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华章。
现场共同见证了“七智医助”精神心理专科大模型2.0革新登场,通过独创的“AI多学科医生智能分身矩阵”与临床专家团队的同步交互形成立体诊断意见,借力智能匹配临床路径提升治疗方案的规范化和个性化,提升临床决策效率和准确性。
随后,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汪红梅主持“名家孵化”工程启动仪式。
医院为7位“名家”孵化对象杨鸿斌、祁玉、江海腾、徐建、倪培艳、漆学宇、于雪莉,颁发荣誉证书。
脑学科发展前沿论坛
随后,医院党委书记骆宏开展了以“精神科诊室:科学理性与人性温度的交汇点”为题的人文精神主题报告。杭州七院(浙大精中)已正式成立“浙江大学医学院人文精神医学研究中心”,后续将系统推进人文精神医学的体系研究与建设,增进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升百姓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
医院院长李涛作“节律紊乱双相情感障碍”团队建设报告。团队有幸入选浙江省首批“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成为省内精神医学领域临床诊疗与研究的标杆团队。
王高华教授、王小平教授、赵敏教授高度评价了团队在基础与临床研究结合及双相疾病队列建设的成果,强调人才梯队对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并建议推广新技术至其他疾病领域,以提升临床价值和社会效益。
医院副院长郭万军主持脑学科发展前沿论坛。
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会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神经精神医院院长王高华,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候任主委、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精神病学科/精神医学系主任王小平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院长赵敏分别开展以“医院学科布局和设置的思考”、“精神病学科建设与发展”和“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建设的探索实践”为题的报告。
三位专家的主题报告为杭州七院(浙大精中)科学规划学科布局、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提升专科服务能力提供了思路。并强调通过资源整合与国际合作,打造高水平精神疾病诊疗和研究平台,提升国家精神卫生服务水平。
市高水平医学学科团队路演
下午,“聚才筑峰 医路领航”杭州市高水平医学学科团队路演活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分会场)在报告厅继续召开。本次路演由杭州市卫生健康委主办,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浙大精中)承办。
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应旭旻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杭七院在学科建设方面的成绩。并希望医院进一步明确学科发展方向,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深化科研合作,深入推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以此助力杭州医疗卫生事业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杭州市卫生健康委科技教育处处长王臣缘作主持,并对路演要求进行详细解读。
本次路演,医院重性精神障碍全生命周期精准诊疗高峰学科、睡眠医学重点学科、精神物理诊疗重点学科、心身医学重点学科分别进行精彩的汇报,充分展现了各学科的独特优势和卓越风采。
医院院长李涛作为杭州市医学高峰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倪培艳作为高峰学科科研方向的后备带头人作重性精神障碍全生命周期精准诊疗学的汇报。
该学科聚焦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抑郁症等常见重性精神疾病,致力于精准诊断与全程管理,旨在突破诊疗局限,提升精准性与可及性,推动精神医学高质量发展。
王高华教授、王小平教授、赵敏教授高度评价了重性精神疾病精准诊疗与全过程管理的关键科学价值,并提出强化人才培育、深耕特色病种、引领学科在全生命周期精准治疗领域获得新突破。
医院副院长毛洪京作为杭州市医学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梁素改作为重点学科科研方向的后备带头人作睡眠医学的汇报。
该学科创立了杭州市睡眠障碍诊疗中心,开展多项特色诊疗技术。将5G、AI等前沿技术与临床深度融合,开发了5G+睡眠全病程管理平台,国内首创睡眠健康管理专家智能体,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现医疗健康共同富裕。
三位专家充分肯定了睡眠医学的高水平协作机制、技术攻坚能力及基础研究转化成果能力,并建议以睡眠为突破口,跨学科协同整合,助力擘画精神医学学科建设新蓝图。
物理联合诊疗中心主任邓伟作为杭州市医学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漆学宇作为重点学科科研方向的后备带头人作精神物理诊疗学的汇报。
该学科以跨学科技术融合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构建出个体化诊疗闭环系统。并通过培养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形成支撑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系统性学科架构。
三位专家高度评价了精神物理诊疗学学科的综合实力、学科发展模式和学科协同创新成果,并提出了利用学科平台促进临床转化、细化物理诊疗平台的临床适应症与方法学等建设性建议。
心身科大科主任程宇琪作为杭州市医学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余华作为重点学科科研方向的后备带头人作心身医学的汇报。
该学科聚焦心身疾病及共病的生理-心理-社会多维度交互机制,整合跨领域医学资源,诊治范围广泛、涵盖病种多样。通过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开展合作,推动精神卫生事业发展。
三位专家成分肯定了心身医学的学科建设成效,在学科协同创新成果和临床诊疗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并建议学科聚焦特色病种、积极引用前沿技术、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最后,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蒋笑莉总结指出,本次路演活动展示了精神医学领域的前沿进展和医院在学科创新与人才培养上的决心。并希望未来医院能继续秉持“聚才筑峰、医路领航”的理念,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发挥特色优势,深化学科交叉融合。紧扣国家战略,提升脑科学与脑医学学科实力,共同应对“健康中国”战略中的“脑健康命题”。
文中图片均为原创
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使用
素材来源:科研与学科建设部
编辑:BB